2017年10月2日星期一

一念,无明

长文,慎入。此文无意批评任何宗教或宣教意图。


有没有什么,能够超越或取代宗教信仰?


看完《一念无明》后,心情难以平复下来。或者也和近日重新阅读鲁迅的作品,中心思想或多或少,都有所相似之处。曾经的未婚妻,带来了重新开始的希望,没料到曾经最熟悉的人,成了最熟悉的异样眼光,原本的希望破灭,求生意识也不知何处去了。



孩童是希望。鲁迅的《孤独者》谈过,那大人的坏脾气,在天真的孩童之中是没有的,往往是环境的关系,让他们变了样。没有坏的种子,又怎样种成坏的果?这就是人性本善、本恶、本无善无恶。而人到底是不是本善?善用自己的本科,以基因学来解释或许能够帮助解惑。

基因藏于脱氧核糖核酸,但基因决定了一切吗?我们每个人都有制造胶原蛋白的基因,但为什么有人的肌肤吹弹可破,有些人就是花了很多钱来买胶原蛋白始终还是欠缺弹性的皮肤呢?你喝了再多的胶原蛋白,落到肠胃的时候也已经被分解成普通的氨基酸,要让你的皮肤doi doi,自然必须启动制造胶原蛋白的基因。



你有这个基因不代表会有这个结果。要有这个结果,依赖的不只是先天性,还有后天性,这也就包括了饮食、生活作息、环境等。而且,我们也要记得,后天性的因素,也有可能导致基因突变,例如放射性元素。

那人是本善还是本恶还是本无善无恶?如果不做一些假定,是真的难以回答的。首先,假定每个人的基因相似,即是每个人的诞生,可能是天使,也可以是恶魔。假定世上多数人的基因没有收到后天性而导致基因突变,也就是说,圣人、杀人狂的出现,是基因突变。做了这两个假定后,我们可以看见,其实人可以本善,也可以本恶,在于我们认为的是『善的基因被关上』,还是『恶的基因被打开』。

所以大家看了夜光哈啦一堆,最后还是没有答案。


*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*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*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*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*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*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*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*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*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*


回到谈电影和宗教好吗?

看着电影的桥段,未婚妻认为自己已经因为主的带领下得到了宽恕,但在阿东和我本身(我是有点反宗教的呵呵)的眼里,这是一种报复,并没有宽恕。或许她认为阿东心中的恶魔需要驱散,或许她认为只有主能够救得了他,无论是什么想法,伤害已经造成——认定阿东就是『恶魔』。原本的未婚妻,突然变得好遥远,好陌生。没错,自己做错事了,内疚感加上外界的冷漠,反而困住了自己。



当大人自以为的评价阿东时,只有小学生余果,是付出真心地『帮助』他。我相信,他并没有真心帮助,只是很真诚地对待阿东。电影发展到最后,阿东在阳台上单纯因为担心余果失足,抱起余果,却在错误的时间、错误的地点,做了正确的事,被其他人看见。余师奶的神色已经表明,她认为阿东正准备把她儿子丢下楼去。



这部电影一直揪住自己的心。谈到了路人的冷漠,与鲁迅的《阿Q正传》里冷漠的看官一样,图的是『精彩节目』。当发病的时候,身旁的不是协助,而是手机摄像头,为的是『分享』,图那么一丁点『生活乐趣』和『饭桌话题』。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阿东父亲——大海所说的:“其实是不是什么事情都可以交给别人去做?”还有阿东和大海之间的矛盾:“哪有人把榔头放在枕头下防备自己的儿子?到底是谁不正常?”如斯的冲击和震撼,得奖是实至名归的事儿。



*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*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*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*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*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*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*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*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*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*



好了,回来谈谈宗教。我讨厌任何尝试宣教的人,是因为他们摆出了『我是上等人』的架子。那种『我是来拯救你』的语气,听起来特别讨人厌。我想,与其说『助人为快乐之本』,倒不如说『多沟通才是快乐之本』。

当你认为自己是『助人』的时候,你是不是『无意中』把自己的身份给抬高了?你是不是『无意中』认为对方『可怜』,『需要你的解救』了?

我想,只有发自内心的关心、沟通和『日常』才能让双方都能够快乐。至于怎样办到?你要跳脱的是『义工』模式,而是成为『朋友』模式。关心,是出于朋友之间的关心,而不是『义工』的关心。



或许受助的群体不在意,或许只是自己自尊心太强盛,不喜欢『被人拯救』的感觉。




回到这篇部落文的初衷。宗教是什么?是道德的原则吗?是精神寄托吗?对我来说,宗教在精神寄托方面起的作用来得大,但它对你的生活习惯影响更是大,包括了我。据悉,膜拜观音菩萨的信徒是不该食用牛肉,我这个不怎么理会宗教的,对于不食用牛肉,也早已习以为常,尽管不会苛刻去遵守——如果是牛肉面,我吃面,牛肉丢给其他人,不小心食用的话,不知者无罪,管他的。然而你问我为什么不吃牛肉,我也只能说自己是膜拜观音菩萨的。

精神寄托方面,其实你需要的只是要有个你认为爱你的人事物,而不是爱你的主、神、上苍。当自己漂泊在外念书、工作,让自己会期待回家的不是因为客厅的观音菩萨,而是家人,和家的感觉。如果把主、神、上苍看得太重,是不是忽略了身边的人,才是你更值得关怀的对象?



人需要信念、需要希望。有些时候,祈祷给了你这方面的满足。但我不擅长祈祷,反而祈求的是概率多过神力。

人是群体动物。教会也让有着共同信念的人能够聚在一块,可我更倾向于家的凝聚,和朋友的聚会(出自于一个经常闪朋友聚会的人的口中,实在是没有说服力)

我想表达的是,宗教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被取代的。但,力度不同,也会因为人所处的环境不同,而有着更明显差距的力度。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