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6月22日星期四

美里一游(二)

隔了这么久终于开始写了。大概有很多小插曲都忘记去了,或许这样对大家的形象都比较好。毕竟搞笑的记忆是笑话痛苦的根源

这回到尼亚山洞去。尽管需要走一段路,但是大家都太懒散悠哉,早餐吃了一顿后再到酒店外吃了一轮。人潮多得恐怖的咖啡店,或者我们应该更早出发的,然而隔天依然得努力对抗彼此的悠哉。沿路上听着电台,电台的歌单很有限,很快的又是同一首歌。单单一首歌大概可以在单次沿途上听了至少三四次吧?

抵达后付清了入门票后得搭船到对岸去。这对岸简直是……简单的小桥就能解决,不过好像是因为没有人愿意出钱建桥,或许建桥后又少了船费?于是,正式开始漫长的路途。尽管说好才几公里的路,但是在爬山的过程,五百米都可以很艰辛。但是尼亚山洞并没有那么困难,相反的,倒是无聊了些。或许是没有看见鳄鱼,所以有点失望吧?



抵达山洞前是原住民的贩卖档口。各种各样的饮料、手礼、香蕉等等,对香蕉有点心动,但是带着香蕉前往尼亚山洞好像有点麻烦,于是决定归途时或许能够歇息,品尝香蕉。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,我们回来的时候档口已经收得一干二净了……继续往前就会看见大铁门,后来才懂这些门是为了避免外人偷采燕窝而建的。




途中遇见了好一些人。有些是一家人一起上去,有些是游客从洞口回来着。要进到山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,那些让膝盖痛哭的楼梯简直太残酷了。我想,古人寿命较短不是没有道理的,要进到山洞都得花一番功夫,恐怕好几个是走得累死了吧?或许打猎后带着猎物回来,花了快两天回到山洞里,才发现妻儿都饿死了。

抵达商贸洞Traders’ cave,发现这是50年代时期,当地人在这儿采燕、歇息、交易的地方。看吧,爬到里边去真特么的累,所以“搬出来”了。继续往里边走便是古人的坟墓了。为了避免遭到破坏、偷盗,特地围了起来,不过据说魔高一丈,盗墓还是发生了,后来记录在笔记里……诶,什么啊?




然而,爬了累死人的楼梯后,正式进入漆黑的尼亚山洞里,而我们因为走错路,结果兜了一圈回到原点。那种感觉简直是……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!于是,我们折返,不打算回到那要命的楼梯去重新开始。




一路上可以看见竹子、绳索定在洞穴的顶端、石壁上,后来上网查找才发现原来这些是早期采燕人攀爬去采燕窝所留下的。这些人,到底是怎么办到的啊?



抵达Gan Kira后,尼亚山洞第一部结束了。尝试查找这部分的中文名,可惜大多都是以『月洞』来命名,可是按照地图上,月洞不是这儿,是抵达这之前的Lubang Bulan尼亚山洞好几个地方都被不负责任的游客涂鸦过了,而这儿的告示牌更是严重……拜托啊,能不能有点公德心?又或者千年以后,这些就成了新人类的考古研究……



继续前往到彩洞去,原以为能够好好观赏古人的绘画,结果抵达之后,忘了他们当时还没有发明永久性记号笔,所以绘画都褪色了许多,不确定哪些才是绘画,哪些只是大自然的产物。朋友在这儿摔了一跤,很精准地以屁股着地,所以没有见血的擦伤。以形补形,于是大家便开她的玩笑,说她得吃鸡屁股好好补一补了,又刚好她摔疼的是右半部,所以应该多吃右半边的鸡屁股。

离开时再度碰上那一家人。老当益壮的那位很热心地介绍这儿,说他第一次来的时候这儿只有绳索,没有完整的梯级让游客入洞,后来还有灯光打亮,却遇上盗窃、经费不足等原因,变成现在这个模样(以“现在这个模样”来形容貌似具有误导性质)。他向我们介绍姆鲁国家公园,可是我们时间、经费、体力也是有限,要不还真的想去看看。然而,他也劝告我们,这儿的河流都得小心点,先前不久才有个原住民,为了启动放在河边的水泵,遇上了鳄鱼。砂拉越树多河流多,鳄鱼也很多。他这么一说,这次的尼亚山洞便是更难过了——没有看见野生鳄鱼。

大家汗流浃背,依然坐上车上前往下一个目的地——都山Tusan海边。这儿因为蓝眼泪而爆红,可是我们不够幸运,未能在蓝眼泪季节时期出现。后来因为涨潮,所以未能前往马饮水的石岩。怪就怪自己贪玩跑到海边的另一边逗留太久吧?哈哈。不过,因为游客多了,垃圾也多了。




晚餐到据说当地著名的海鲜餐馆去,单单是点菜就犹豫死了。看着价钱,想想皮包,还真的有点难过。食物上菜后依然有点难过,挨过去就行了,科科。

河马不是海马,海马不是河马。这个是朋友一直说错的。美里的地标是海马,至于为什么是海马,据悉单纯就特么的喜欢海马所以就用海马。而美里的确有许多“海马”,其中有的海马雕像简直就是河豚化,呵呵,好胖的海马。

梳洗后大家一块儿到楼下附近的餐厅坐下,一边享用宵夜一边欣赏夜景。聊天聊得天花乱坠的,到底聊了什么,也忘了七七八八。



不知不觉又过了一晚。

——夜光于2017-06-18 15:49完成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